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0篇
  免费   1154篇
  国内免费   989篇
测绘学   209篇
大气科学   144篇
地球物理   653篇
地质学   2991篇
海洋学   374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295篇
自然地理   19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耕地是丘陵山区稀缺的土地资源,具有地形条件复杂、种植结构多样的特点,导致了山地耕地信息难以快速、准确获取,并且基于传统的遥感数据及遥感监测方法开展山区耕地信息快速自动提取比较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西南山区贵州省息烽县作为试验区,根据地理空间异质性特征,提出分区控制、分层提取的耕地形态信息提取思路,构建了一种地貌单元约束条件下的分区分层耕地形态信息的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地貌-植被特征将试验区划分为平坝区、山坡区、林草区3类地理分区;然后在每类分区基础上,根据耕地所呈现的视觉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对不同类型的耕地分别设计不同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分层提取。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对山区复杂地形背景噪声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所提取的耕地地块信息相比于传统方法更符合实际耕地的实际分布形态,有效地减少了漏提率和错提率。  相似文献   
82.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是遥感信息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遥感大数据知识挖掘与智能化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民用和军事应用价值。传统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通常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式,费时费力且精度低。所以,如何自动、高效地实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实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已成为主流的研究方向。本文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的典型任务,如目标检测、场景分类、语义分割、高光谱图像分类等,系统综述了5种代表性的机器学习范式。具体来说,本文分别介绍了不同机器学习范式的定义、常用方法以及代表性应用,包括全监督学习(如支持向量机、K-最近邻、决策树、随机森林、概率图模型)、半监督学习(如纯半监督学习、直推学习、主动学习)、弱监督学习(如多示例学习)、无监督学习(如聚类、主成分分析、稀疏表达)和深度学习(如堆栈自编码机、深度信念网络、卷积神经网络、生成对抗网络)。其次,深入分析五种机器学习范式的优缺点,并总结了它们在遥感影像解译中的典型应用。最后,展望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的机器学习发展方向,如小样本学习、无监督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  相似文献   
83.
以卫星影像大数据和时空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采用深度学习框架支撑,构建了面向新增建设用地遥感监测应用需求的深度学习训练平台,可智能发现自然资源督察线索,全面提高自然资源督察问题的发现能力。该技术可广泛服务于大范围、高频次的督察工作,为督察工作提供更及时客观全面的信息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84.
广域电磁法深部找矿实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广域电磁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广域视电阻率的定义。在内蒙古自治区某银铅锌矿进行了实验勘探工作,解释和推断了地电异常,并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广域电磁法可以用较小的发收距获得较大的探测深度,勘探效率和精度较高,用于寻找深部金属矿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5.
区域重力调查工作,对断裂的空间位置及区域构造分区是主要地质任务之一。本文利用布格重力异常,进行深部场、浅部场的分析。通过场的分离对区域场与剩余场特征分析;经过异常转换信息划分区域地质构造界线,特别是对Ⅲ级构造单元的划分从重力异常成果中,获得三高二低趋势,通过深大断裂划分确定区域地质构造分区界线,从而重新划分该区Ⅲ级以上构造区块位置,本次工作成果将为今后该区研究工作带来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86.
姜军  马媛 《地下水》2011,33(5):91-93
地面核磁共振方法具有直接找水、提供水文地质参数、受地形影响小、垂向分辨率高、经济快速等优点,但它同时也具有易受电磁噪声干扰、横向分辨精度低、勘探深度小等缺点。通过核磁共振先探明地层中的地下水。再辅以钻探验证,说明该方法在层状基岩找水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铜陵矿集区深部找矿工作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陵矿集区深部结构特征为该区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浅表已发现的矿床只是矿集区成矿系统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深部还应有多个可以找寻的矿床(矿体)的富集空间。与成矿相关的花岗岩研究表明,铜陵矿集区可能存在与宁芜火山盆地同期的成岩成矿作用,是铜陵矿集区找矿的新方向。铜陵矿集区奥陶系灰岩中铜金矿化作用的初步研究表明,除传统矿床类型外,前泥盆纪地层中的成矿作用应该在今后的找矿工作中得到关注。覆盖区成矿预测初步研究表明,铜陵矿集区向斜核部及褶皱倾伏端等地段具有与已知典型矿床相似的成矿条件。铜陵矿集区的进一步找矿工作应该在上述地段运用矿田构造系统分析、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工程验证等方法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88.
张-宣地区是河北省金银多金属矿床集中区,可划分出以宣化-崇礼-赤城-带岩浆-变质杂岩区为中心的金矿集中区和外围盖层区的银多金属矿分布区.近年研究表明,金银多金属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球深部,通过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向上迁移,并在幔枝构造的有利构造扩容带中集聚成矿.分别以幔枝构造核部的东坪金矿、拆离带的黄土梁金矿和外围断陷盆地中...  相似文献   
89.
Deep seismic investigation carried out in Russia in long-range profiles with peaceful nuclear explosions allowed clarifying in details the structure of the upper mantle and the transition zone down to the depth of 700 km within the huge territory of old and young platforms of Northern Eurasia. Variability of horizontal heterogeneity of the upper mantle depending on the depth serves to qualitative estimation of its rheological properties.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ntle to the depth of 80–100 km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block structure with significant velocity steps of seismic waves at the blocks often divided by deep faults. This is the most rigid part of lithosphere. Below 100 km horizontal heterogeneity is insignificant, i.e., at these depths the substance is more plastic and not capable to retain block structure. On the lithosphere bottom at the depth of 200–250 km plasticity increase is observed as well but the zone of the lower velocities that might have been bound with the area of partial melting (asthenosphere) has not been found. These three layers with different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re divided by seismic boundaries presented by thin layering zones with alternating higher and lower velocities. At the specified depths any phase boundaries have been distinguished. These thin layering zones are assumed to form due to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deep fluids at some levels of depths whe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permeability of substance change. Insignificant number of fluids may result in appearance of streaks with partial or film melting at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to the rise of the weakened zones where subhorizontal shifts are possible. According to seismic data in many world regions seismic boundaries are also observed at the depth of about 100 and 200 km; they may be globally spread. There are signs that areas of xenoliths formation and earthquake concentration, i.e., zones of high deformations, are confined to these depths.  相似文献   
90.
武际春  吕古贤  任宏 《地质通报》2011,30(4):579-587
利用采空区的生产资料,开展矿化蚀变带剖面实测,建立石英脉和蚀变岩2种类型金矿的构造蚀变分带关系,形成野外可观察的矿化蚀变图例。通过地表结合井下构造蚀变岩填图,把找矿标志从矿脉和近矿蚀变岩扩大为全部蚀变岩石乃至弱钾化花岗岩,使找矿预测目标从1~2m扩大到几十米至几百米,扩大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用构造蚀变岩相地质测量与深部找矿方法,在山东九曲地区采空区之下预测获得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